钢结构建筑在我国应用上呈现遍地开花势。应运而生的钢结构企业数量也大幅增加。全国已有近3000家大大小小有资质的 钢结构建筑企业,国内钢结构市场开始出现供求失衡状态。但直正具备挑战国际钢构市场能力的中国企业还是为数不多。钢结构建筑企业走出国门之路漫温漫。
钢结构在现代工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欧美国家由于经济发展得早,钢结构在西方国家应用更广泛。国际上跨国钢结构企业多数为西方企业。他们拥有丰富的跨国经营管理经验。跨国钢构企业一般都建立时间比较长,企业内部拥有比较完善的经营管理方式,对外拥有法律顾问以及多语种管理人员。
我国钢结构行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进入快速发展通道。目前,国内市场已经很拥挤了,而国外市场是很开阔。东南亚地区、俄罗斯、中东国家的钢结构建筑发展较晚,需求量很大,有着无限的商机。我国钢结构建筑企业要学会勇敢“走出去”,开创另一片新天地,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东南亚各国都与我国有密切经贸往来。不少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商品进入他们的生活,绝大多数当地人对中国人制造的商品与建筑工程还是持满意态度。东南亚除了日本与韩国钢结构行业发展比我们早,别的国家钢结构行业还是处于萌芽状态。这些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钢结构建筑。相比日本与韩国我们有价格与人力资源优势。
俄罗斯与我国土地接壤,面对地广人稀的土地,当局正在加紧发展经济。俄罗斯虽然钢铁制造行业比我们早,但随着前苏联的解体每况日下。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俄罗斯人口急剧减少,进行高强度与新技术钢结构行业的人员更少,这给我国钢结构企业创造了机会。
我国大型钢构企业如精工钢构,杭萧钢构等近几年也参与过国际性的钢结构建筑项目。但海外大型钢结构项目鲜见中国钢构企业身影。我国钢构企业进行海外项目也是在不断追寻探索中。
受历史、文化及国情不同,我国钢结构在技术上,企业管理经验上跟西方钢企相比还是有一段距离。特别是设计上,美观度与创意还是西方设计师占很大优势。我国最出名的奥运建筑 “鸟巢”,以及中国国家大剧院等都是国外建筑设计师设计。这多少令国人感到有些遗憾。
我国钢结构企业要想走出国门,除了要学习跨国经营与管理方式外,还要不断提高工程技术含量、新颖独特的设计理念等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脱颖而出。同时也需要国内为钢结构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设立专业钢结构学院,为企业输送高端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