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家钢结构发展历史较早,世界上最出名的钢结构建筑大多数都是他们的作品,鲜见我们中国人设计出来的作品。国内最著名的钢结构建筑“鸟巢”、“水立方”等,也是由国外设计师(院)主导,中国人参与辅助。受文化、历史、人文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影晌,我国钢结构设计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目前在国际上还缺乏竞争力。但国外钢结构工程师对我国地震和风荷载的特殊情况了解得不深,故设计方案在抗震设计方面很不合理。并不是所有外国人设计的钢结构工程一定是质量好,很完美,也存在一些缺陷。
目前国内许多重大 钢结构工程都采用了国外的建筑方案,国内钢结构设计师由于自身底气不足,对国外设计方案只能照抄照搬,对不合理的方案往往也不敢提出挑战。如“鸟巢”采用的钢结构屋盖和砼看台完全脱开方案,几万吨的巨大钢桁架所产生的地震荷载由钢结构柱传至柱底,而数千吨的巨大柱底水平力由与看台基础脱开的巨型钢柱脚传递,结果造成用钢量达到五万吨,相当同类体育场用钢量的四倍,这是抗地震设计极不合理的方案。如将数万吨的钢结构产生的地震力传给砼看台,可以减少大量的钢材,在保持原建筑风貌不变的情况下,可使庞大笨重的钢结构减少钢材用量两万多吨。又如“新中央电视台”采用了双向倾斜、悬臂对接的结构形式,严重不规则、严重超限、大体量悬臂、巨大的自重使得结构特别不利于承受地震作用,是抗地震设计极不合理的方案。为满足抗震设计要求,耗钢达到12万多吨,创造了我国单体建筑工程用钢量之最。
不过可喜的是,在面对“深圳大运会体育场”不太合理的设计方案时,我国钢结构设计师大胆改良,不但节约了原材料,而且更适合我国抗震要求。整体效果更好!
2012年,我国建筑师王澍荣获“建筑学界诺贝尔奖”的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这大大鼓舞了国人信心。只要坚持、努力创新、撑握更好的技术,他日,钢结构设计最高领域肯定有我们中国人的身影。
|